孙悟空成佛后坐骑是什么,猴子成佛后排名超越菩萨,哪他的坐骑会是啥?

Q1:猴子成佛后排名超越菩萨,哪他的坐骑会是啥?

人靠衣服马靠鞍。在西游记中,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坐骑,这些坐骑既能彰显主人身份的尊贵,又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,对主人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。比如说地藏王菩萨的谛听,就可以聆听三界所有的事情,十分强大。



作为西游记的主角,孙悟空自然也不能落后,成佛之前,他脚下时常踩的是菩提老祖赐予他的筋斗云,这只能算作法器,并算不上坐骑。

成佛后,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,位列灵山,排名甚至在观世音菩萨之前,原文有证:第一百回中,唐僧师徒等人五方归位,灵山所有仙佛齐聚一堂,皆合掌皈依并念道:南无燃灯上古佛、……南无斗战胜佛(孙悟空)……南无观世音菩萨……灵山众仙佛最新的排名表。这样的地位定是配得上一个坐骑,但在原著最后也没有交代其坐骑是什么。

细细品读原文,就会发现,其实孙悟空的坐骑,早在取经途中如来就替他安排好了!



如来给孙悟空准备的坐骑是莲台

在原著第五十八回中,取经路上徒生出一假孙悟空,与真悟空无论在样貌、语气、动作等方面丝毫不差,有原文为证:"沙僧见两个相貌、声音,更无一毫差别,皂白难分,只得依言,拨转云头,回复唐僧不题"。

这便有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,真悟空见到有人冒充自己自然气愤无比,两人从花果山打到天庭,沿途碰到的仙佛都无法辨认真假,哪怕是南海落伽山菩萨、玉帝、唐僧、地藏王菩萨。最后,两人争斗到灵山如来佛祖处。

如来佛祖分辨出二人的真假,用金钵盂罩住了六耳猕猴。孙悟空见状,举起金箍棒,将六耳猕猴打死。



故事告一段落,如来说了这样一句话:"你不要胡思乱想,也不要胡搅蛮缠,我让观音送你回去,唐僧肯定会收留你。好好保护唐僧,待到功德圆满之时,你也可以坐莲台。"

可以看出,如来为悟空早就安排好了坐骑,那就是莲台!这莲台是佛教圣物,如来的坐骑便是莲台,在原著第七十七回中,悟空不敌狮驼岭三妖,跑去灵山寻找如来佛祖帮助,看到如来正是坐着九品莲台为众佛讲经。



无独有偶,观世音菩萨的坐骑也是莲台,在原著第四十二回中,唐僧师徒等人路遇红孩儿,孙悟空不敌红孩儿,便跑去观世音菩萨那求助,见到观世音菩萨的时候,菩萨便坐在五色莲花台之上。

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,莲台是佛教的专属坐骑,如果孙悟空能够帮助唐僧取经成功,自然也就正式为佛,如来提前给他安排一个莲台坐骑,也是在情理之中的。

而赐予莲台,就是希望悟空能够像莲一样,出淤泥而不染。

如来能为孙悟空提前准备莲台作为坐骑,还有其用意



悟空本为虽为灵明石猴,吸天地精华,自仙石生出,但他始终为妖,在原著第七回中,如来前来降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时与悟空打赌说到:你如果逃不出我的手掌心,你便下界继续为妖,再修炼个几个劫难。足以证明悟空的本质便是一个妖猴

而莲花则在原文中被这样描述:莲出绿波,飞尘不能染其叶。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,良由所附者高,则微物不能累;所凭者净,则浊类不能沾。



仔细想想,这十分符合悟空的身世,出生便为妖,与妖为伴,笼络众多妖王,自立齐天大圣的名号,占山为王,其身处的环境便可用淤泥形容。而且悟空天性暴戾乖张,曾大扰地府,私改生死簿,更是冒犯天庭,扰得个日月无光。

所以,如来为孙悟空配备莲台作为其坐骑,便是希望孙悟空能够像莲花一样,重新出发,痛改前非,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能通过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磨练心性,最终为佛教所用。这便是如来的用意。



如来许下诺言,为了稳定悟空的取经之心

除此之外,如来暗中透露能够提前为孙悟空安排坐骑,有一个更加现实的原因:那就是诱惑孙悟空,稳定其取经之心

一是孙悟空对唐僧心生不满,不想再次踏上取经之路。真假美猴王故事中,如来说过待取经大业完成时,也可以坐莲台,按照故事顺序,是发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后,悟空为了保护唐僧,却被唐僧的愚昧无知认做是乱s无辜

因此将悟空驱逐出取经队伍,悟空因为此事与唐僧心生缔结,不愿再次返回唐僧身边,这点小心思自然被如来佛祖看的透彻,所以如来便提出了条件,那就是如果你能保护唐僧完成取经大业,你就能和如来和观音一样坐于莲台之上,位列灵山。

如来也明白,对于为妖的孙悟空来说 这可是一次实现阶级蜕变的大好机会,悟空自然不会放弃。

Q2:孙悟空成佛之后,到底骑什么坐骑,书中咋一直没讲过呢?

孙悟空,他的筋斗云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。还有啥坐骑比他的筋斗云更厉害呢?书中讲的最多是一个莲花座,但是孙悟空又不在乎。

Q3:为什么成佛之后的孙悟空没有坐骑

他是不需要坐骑的
他就是用的筋斗云的
这个比什么坐骑都快,没有必要用坐骑了

Q4:如来和孙悟空的坐骑分别是什么,他们为什么不骑?



观音菩萨终于还是带着金毛犼走了,猴子看着他的身影略略叹气,倒不是因为没能打s了金毛犼那怪物。许是不舍那铃儿被菩萨拿走了罢,猴子这样想着。可他倒是在心里默默的算着,这是第几个了,怎么神仙家里的兽圈还不如一个放羊家的结实?

猴子倒是见过许多了,每每有个难缠的,必是上面下来的。猴子打过的妖也有许多了,也许和和尚念过的经一样多了,和尚是个会念经的,一如猴子是个会打妖的。只是最近只打了,s得却不多。

自打白骨精和假猴子后,猴子便觉得s心去了不少。许是老和尚念得经是有用的罢,竟教我这么个魔王收了心,猴子这样想到。胡思乱想着,猴子的心头竟显出"怕"这个字眼,我怎会怕!

猴子将这个"怕"字甩出脑海,可愈是甩,那个字愈是像扎了根,到最后,那个字竟被甩成了个圈,却和头上的箍儿合在了一起。

坐骑

猴子"啊呀"一声,从半空中落了下来,倒吓了老猪一跳。遭瘟的猴子,你是在天上打盹了吗!平日里怎么不见你这般困倦,老猪嘀咕着。猴子也没去理他,只还想着刚才那一幕。倒是和尚催马走上来,问问猴子有无摔伤。



老孙是个金刚不坏的,猴子虽这样想,却也明白和尚是个心善的,见不得受苦之人,只是不懂神仙妖怪的弯弯绕绕,往往被那些会变化的蒙骗。久病成医,和尚也能听进他几句劝了,他说是妖怪,和尚虽然还是往那边看,但也知道教八戒去看看那受苦之人是真是假了。

这样想着,猴子随口回了句没事,便开口了:"俺知道观音菩萨是坐莲台的,却没成想也养了坐骑的。养便养罢,却又不好好看着,每每下来作乱。替菩萨看后山的黑熊怪是个吃干饭的八戒么,着实该罚!"

老猪听了,破口便骂:"弼马温,你骂黑熊便好好骂,却为何要带上俺老猪,我又不曾招你!"还不解气,"菩萨早说了,那朱紫国王,早年间射s了孔雀大明王的一对儿女,菩萨便要他鸾凤分飞三年。你那耳朵,是出气的罢!"

猴子心里有事,便没同他吵,只含糊说了句可怜那些被残害的百姓,便就此揭过。此时老猪的好奇心到来了,像老和尚提问:"师父,你是个读书多的,那些佛祖菩萨们,都是有坐骑的么?"



和尚絮絮叨叨:"为师也不好打诳语,只在经书上见过如来佛祖,文殊普贤二位菩萨有坐骑的,如今也知道观音菩萨也有。其他的等到了灵山,我们四处问问吧。"

如来也有坐骑么?我也见过他许多次了,没见他骑过。猴子自言自语。

可猴子却不知如来自是有坐骑的,昔日净饭王的王后,梦见一头六牙白象从右肋进去他腹中,这才生下佛祖。佛祖的坐骑,便是这六牙白象,这段佛经里记得倒是明明白白。



那如来为何不骑?也许是佛祖从不出灵山罢,而那次猴子闹天宫,玉帝召的太急,却也没来得及骑上他那头六牙白象。

如来却是个大法力的,哪里用的着那六牙白象。再则是佛祖毕竟是那白象送来托生的,如来一直把它看做父母的,哪里能骑着父母去招摇呢。毕竟如来已有一个金翅大鹏的舅舅,再多个白象的母亲又有什么不对呢?

准备

"也不知道那些佛祖菩萨发的什么疯,明明用不到,却还要养个什么劳什子的坐骑。养了还不好好看着,老是下来作乱,只是苦了百姓。"按捺不住的猴子发牢骚。和尚却只摇头叹气,猴子也不知他是明白还是不明白。

你没看凡间那些官老爷吗,哪家没有一个八抬的大轿,却又嫌晃,只好去坐牛车。轿子又不肯扔,没有的是要被其他人笑话的,仿佛没有八抬的大轿,就没有身份地位似的。许是那些佛祖菩萨的坐骑,就是那些菩萨的身份,没有坐骑,便算不得菩萨。老猪调笑道。



说者无意,听着有心。猴子是知道的,他们这帮取经人,说不得也会封一个什么佛跟菩萨的。若没有坐骑就算不得菩萨,那他可要早作准备,免得以后被人取笑。想到此关节的猴子,在老猪眼里便愈发的行为古怪了。

既要满世界的找妖怪,却又不肯使重手,每每打服人家,便要人家现出原形,非得骑上玩耍一般。玩耍的又不高兴,便一顿好打,却又不伤性命,打完还要叹一口气。

"没有灵性,这些野路子的妖怪,到底没有家养的有灵性。"猴子叹气。老猪早已受不得猴子的啰嗦,"你不是还有头辟水金睛兽么,怎么也不见你骑,却又不肯还给老牛!"

猴子自是不肯还给老牛的,到了他手里的东西,怎么肯还回去。这么一来,辟水兽,就成了猴子的坐骑。

可猴子又不肯骑,一是比他快的没有几个,骑上辟水兽,猴子却想起了东海的龟丞相。若不是筋斗云不算生灵,算不得坐骑,他哪里要为这些头疼。

二是辟水兽蠢笨无比,他只披了件老牛的袍子,就将它骗到,骑着这种坐骑,有失猴子的身份。再就是猴子是个闹腾性子,他可不像和尚那样,骑在马上都能念经。让他坐在辟水金睛兽的背上,不消一刻,他就浑身不对,咻的一声腾空而起,到云里翻跟头去了。



虽有辟水兽这么一头坐骑,可他却偏偏是个爱挑好的,一如当年学法时,只愿学个多的。没遇上过满意的,只好到处找寻。

他忽而想到了偷,这也是他的本领,他也没想过若成佛后真带着一只偷来的坐骑,会不会让他人更加嘲笑。

寺庙

猴子自然是没有偷到的,还让观音菩萨抓住,差点念了紧箍咒。临近西天,猴子愈发的高兴不起来。在天庭,参加了蟠桃宴的才是有身份的,虽然他也去吃了个饱,但总归不是被请去的,算不得有身份的神仙。到了灵山,若是没一个像模样的坐骑,那也算不得个有身份的菩萨,免不了又要被人取笑。

临近灵山,寺庙便多,和尚又早立下了逢庙便进的誓言,取经的行程便又耽搁下来了。这倒使猴子略微振奋了几天。一日,和尚又要在大雄宝殿诵经,猴子便又要开小差,去寻一个配得上菩萨身份的坐骑来。

"悟空,我们今日来聊一聊。"和尚起身,"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菩萨有坐骑的?""金毛犼那时罢。"猴子不解,难道和尚也要寻一个坐骑来,他不是已有龙马了么。"在那之前,你可曾觉得菩萨不像菩萨么?"

石头里出来的猴子,那一颗石头做的心,好似也像孕育他的那块仙石一样,咔嚓一声裂开,放出点点金光。观音菩萨之所以是菩萨,并不因为他有坐骑,只要他还有菩萨的心肠,还有度化世人的宏愿。即便如来不说他是菩萨,他也依旧是菩萨。



"多谢师父。"猴子双手合十,纳头下拜。猴子心眼里看见的那个"怕"字紧箍,却也消散不见,连带着头上的那只,也变得黯淡无光。猴子顿悟同时,不免有些得意:"老孙终究不是怕了,原是老孙的菩萨心肠作祟。"

南海观音处,菩萨笑骂:"这泼猴,你怎知不是菩萨心肠和害怕都有,不然怎么看见两道箍!"旋即如释重负:"佛祖的紧箍咒,终于是没用了。"

投效

成了佛之后,猴子也整日无所事事了,那些凡间的精怪,已没有他的一合之将了。那日,已是烦闷到给自己数毛的猴子,却被只狮子找上门来。那狮子倒也神骏,见了大圣纳头便拜:"好教大圣知道,小的本是头成了精的狮子,自忖也未害人,便投到大圣门下,也好求个正果。"猴子先是愕然,后又对狮子道:"既是个一心向善的,那便自己在花果山寻一个住处。切记莫要下山为祸,坏了俺老孙的名头。"

狮子走后,猴子便放声大笑:"俺这下可算知道,那些菩萨们的坐骑是怎么来的了。"